今日七夕,沒有牛郎,也沒有織女,只有“耕織”?!澳懈検切量喽鹈赖氖虑槟懈検切∞r文化的理想圖景中華以農事開國五千年的文明史從某種意義上講是以農業(yè)發(fā)展為主脈的文化演進歷代封建帝王無不以農桑為天下之本作為一個農業(yè)大國的最高統(tǒng)治者對于這種推動國家GDP的經濟方式一直都是大力推崇的”——研習君“耕織圖”原為民間耕作題材,后作為宮廷畫的一個特定題材始于南宋。南宋紹興年間于潛縣令樓璹繪制的《耕織圖》呈獻給宋高宗,深得高宗贊賞并獲得吳皇后題詞,一時間朝野傳誦?!陡棃D》上, 南宋畫家樓璹所作 爾后,歷朝歷代的帝王以皇室的名義摹繪或修訂《耕織圖》成為慣例,以示重視農桑。 清宮《耕織圖》的創(chuàng)制始于康熙時期。1689年康熙南巡,得樓璹《耕織圖》謂:古人有言,衣帛當思織女之寒,食粟當念農夫之苦,朕惓惓于此至深且切也。爰繪耕織圖各二十三幅,朕于每幅制詩一章,以吟詠其勤苦,而書之于圖。自始事迄終事,農人胼手胝足之勞,蠶女繭絲機杼之瘁,咸備其情狀。復命鏤版流傳。康煕三十五年(1696年),康熙帝即命焦秉貞據(jù)樓璹所作,另繪耕圖、織圖各23幅為《御制耕織全圖》,并附康熙本人的七言絕句及序文,以頌揚君王圣明和天下太平?!队聘棃D》該圖刊行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首開清代皇帝親頒《耕織圖》之先河。(后又出現(xiàn)了很多不同版本)▲清康熙三十五年內府刊本(美國國會圖書館藏) 由于康熙帝的倡導,以后雍正、乾隆、嘉慶、光緒幾代帝王以皇室名義摹繪或修訂《耕織圖》成為慣例,以示不忘“衣食之道必始于耕織”。 雍正登基以后以康熙年間刻版印制的《耕織圖》為藍本,由清宮廷畫師精心繪制了《雍正耕織圖》?!逵赫龝r期陳枚繪本(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共有圖46幅,其中耕圖織圖各23幅,每幅畫均有胤禛親筆題寫的五言律詩并鈐“雍親王寶”和“破塵居士”二印?!队赫棃D》 這一...